(1)城市節水的必由之路。隨著城鎮化發展,我國城市和縣城供水管網長度不斷增加,公共供水普及率不斷提升,全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呈現下降趨勢,但各地漏損控制水平不均衡,不少城市和縣城供水管網漏損率較高,東北地區部分城市在20%以上。部分城市一方面城市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,另一方面漏損率居高不下。開展供水管網漏損控制,是落實“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產”的重要舉措,對于緩解城市水資源供需矛盾、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。 (2)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。目前,部分城市仍然使用50 年以上的老舊管網或劣質管材,供水管網“老齡化”問題日益突出,管網老化、破損嚴重,管網內部形成大量管垢和生物膜,當管垢和生物膜發生不穩定反應脫落時,容易引起“黃水”“紅水”,影響供水水質安全;另一方面,附著在管壁上的大量管垢顯著降低管網輸水能力,增加供水能耗,增大“爆管”風險。通過更新、改造城市老舊管網,在降低漏損的同時,能夠提高城市供水水質的穩定性,降低供水能耗,保障城市供水安全。 (3)城市供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,涉及到設施更新、分區計量、供水系統優化調度、供水物聯網建立、體制機制優化等各個方面。要以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為抓手,系統性的提升城市供水的各個環節,建立高標準的城市供水設施體系、高水平的城市供水管理體系和高均衡的供水服務體系,推動實現城市供水的高質量發展。 |